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万众一心”,意在倡导公众更主动、更用心地关注、传播和实践心脏健康理念。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健康传播课题组的学术指导下,波士顿科学联合百度指数发布《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该《报告》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的百度指数搜索大数据作为样本,聚焦心脑血管疾病中最突出的冠心病和中风两大疾病。
女性更为关注心脑血管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亟须破除民众对冠心病和中风的认识误区,挽救更多生命。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表示,《报告》的发布将为提高民众对冠心病和中风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提供有力指引。
《报告》显示,搜索冠心病的人群,最喜欢观看的视频类型是美食纪录片;最关注冠心病和中风的职业是高端白领,甚至超过医药卫生(位居第二位)。搜索中风的人群看上去更像是“考霸”,关注各类考试及其培训课程: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医学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在搜索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中,标记最多的兴趣爱好都与游戏相关。
从性别特征上看,女性更关注心脑血管健康;从年龄特征上看,网民关注度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18-24岁人群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度最高;从地域分布上看,三四线城市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关注度偏低。
网民关注存在三大认知误区
梳理关注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特点,只是洞察全民心脑血管健康认知的第一步。为进一步明晰网民对冠心病和中风的认知程度,《报告》对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认知深度分别横向和纵向对比,并据此发现三大较为明显的认知误区。
在跟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常见疾病的搜索数据进行对比后,《报告》发现,冠心病和中风虽然高危、高发,但二者在常见病搜索量排名中并不靠前,特别是对中风的搜索关注度差距较大,说明网民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度均有待提升。但网民在搜索冠心病和中风时,对两类疾病的预防关注都较少,搜索量明显不及出现症状后的治疗和康复等领域。
《报告》还发现,网民在搜索疾病时往往容易混淆疾病的民间说法和专业表述,特别是在对中风的搜索中,表现出对中风种类认识的模糊,分不清“脑梗”和“卒中”之间的关系,这也容易导致网民在主动搜索科普信息时出现偏差。
提升“带病生存”生命质量
在网民最关心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报告》总结出三大新趋势:药物治疗多样化、手术治疗微创化、疾病预防化。当下的医疗进步为心脑血管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融合了内、外科跨界优势,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微创介入疗法,已成为当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优选;针对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欧洲心脏病学会于2020年提出一套完善的防治体系,既包括服用药物等常见改善手段,也包括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等预防性术式,帮助患者摆脱终身服药或无法用药的困扰。
针对易被忽视的康复阶段,《报告》强调“带病生存”的概念。当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而人均健康寿命仅68.7岁,将有9年多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的状态。如何提升“带病生存”阶段的生命质量?《报告》呼吁,要重视脑中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生存满意度,加速脑中风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文:新京报,图: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